XV - Tempe打工笔记 秩序与新鲜感
文字留给人想象的空间。
我愈发确信,在打工生活开启的那一刻起,关于建立生活的秩序感其实就应该成为一个相当核心的生活命题。只是直到打工了一年半后,我才逐步通过观察与抽象事物的本质得出了这样一结论,不过也不算太晚:我总喜欢用“这个点刚刚好”的思维来安慰自己。
诚然,工作本身也意味着某种形式的秩序——一周五天的黄金时间被占据,并用于持续地产出与专业技能的积累。如果从事的是一份需要超额时间投入的工作,它更容易成为生活的锚点——关于时间分配的锚点、关于注意力的锚点、技能发展的锚点。持续的忙碌带来了表面上的充实感,工作俨然成为了生活的重心。
但这种程式化的学习、成长和生活模式并不完全是我想定义的【秩序】,我想说,它应该是一种高于工作所带来的生命力与意义感的概念。它关乎在人生尺度上构建一种信念,以及这种high level的信念在微观层面的表现——这种信念是如何支配我们生活的细节的。
更为细致的区别在于,本科或者更年轻的学生也很容易建立自己的人生信念和理想,但在具体地实现这种理想上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这种级别的秩序并不容易延续到走出教学楼以后的人生阶段——当人生被赋予更广阔的自由度时。而从PhD或者打工阶段开始,甚至是自由度更高的生意人、自由职业者,当我们真正走上这条追梦的艰险之路时,反倒容易如同冲入湖海的溪流,在遭遇巨大阻力后逐渐失去当初的锐气。这也是为什么秩序在下一个人生阶段显得格外重要。
然而现实是,在工作之外,秩序的构建似乎成了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话题——如果打工就已经消耗足够多的能量了,鲜有人有余力去厘清剩余的时间。更何况一份高度重复且低复杂度的工作,再调配上容易上瘾的周期性薪水,反而降低了生活里的信念感。如若没有秩序引导带来更丰富的外部输入,在这样一种封闭系统中,熵会自发地升高,也意味着混乱程度的增加:在我有限的观察中,已经隐约察觉到周围这种趋势的存在。
某一天在推上刷到的一张meme里如是描述,
便是对这种观察的绝佳印证。
也是不知从何时起,突然非常喜欢在ins story里分享各种关于Life sucks的meme,而一旦某个吐槽收获了非同一般的反馈,那大概就是戳中了身边圈子里人的心坎——这成为了一种十分有趣的社会观察实验——像极了在阿瓦隆桌游中,自己先吵着要上车再投反对票诈大家的票型(不是。
话又说回来,至少对我来说,作为一个框架感很强的人,即便有[IV - Tempe打工笔记]中所描述的五年职业规划,但一年后回望,我还是不愿意仅仅依靠工作建立生活的秩序感。我以为的生活里秩序感更多来源于关于深度强化学习能力的持续发展、关于运动与健身的持之以恒[V - Tempe打工笔记]。而从最近开始,秩序家族中又加入了关于财富与资产的积累。
我希望这些秩序不仅仅在宏观层面引导自己在人生的尺度上获得意义感与生命力,也希望它们能够在生活的微观层面赋能每一个具体的行为,进而对抗同样存在于我生活中的无序性与熵增。
Rose Canyon Lake, Mount Lemmon, Tuscon
我们很容易讨厌那些年长的人所讨论的家长里短、八卦,讨厌某个大龄亲戚的催婚催生。其实以人为镜,我们也能看到周身的人也有着他们的影子:每当他们真正感兴趣而不是寒暄你周末做了什么事情时——如果不能礼貌地问出更引起兴趣的私人话题,例如情感状况——那么周末的娱乐休憩活动内容便成了生活里新信息的一大来源。
我想尝试去使用新鲜感来解释这样一种社会命题——人们对这些事物感兴趣,其实也正是因为对生活中的新鲜感感到匮乏。
我的惯性思维促使我首先便想到从高级与廉价的方向对新鲜感进行区分。更有可能被总结为高级的新鲜感的,包括新知识与技能的习得、旅行与文化体验、或者是深入的人际关系了解;而对应之下,短期的消费、八卦新闻、社交媒体中的互动与短视频的奶头乐则更被归类于廉价的新鲜感。这些例子在新鲜感的光谱上似乎并未呈现出一种连续的分布,倒是相互补充,构成了人的整个生活。
熵增仍能代表从高级的新鲜感到廉价的新鲜感的移动方向。如果一个人开始失去获取高级的新鲜感的能力,便无可避免地向获取更多的廉价的新鲜感跌落。
脑海中一边这么想着,一边猛然闪过@Moya的声音——她要是听到这话那我一定又要被怼了——“新鲜感还能分高级低级?得了吧你”。
不过,关于如何将新鲜感这块拼图填入秩序的架构中还需要更多的观察与思考倒是。
Tonto Natural Forest State Park, Payson
{开车出门,在咖啡店坐下,书包里带着个人电脑},在我过去的经历里构成一个不可能三角——至多只有两个目的能被同时满足:开车出门路过咖啡店喝咖啡是小憩,开车出门还带电脑必定是旅行,带着个人电脑去咖啡店则留有明显的学生时代的痕迹,回忆追溯到同济大学嘉定校区的本科阶段,湖边的星巴克真是个舒适的地方。而这三件事同时发生的时候会有一种莫名的新奇感——一个周六家里的Cox WiFi又悄无声息地break掉,正好想来杯外面做的咖啡——一时兴起驱车找到ASU附近的星巴克,盘算着终于有机会试试我新买的MBP的无敌续航了。
在吧台前等着咖啡,掏出手机打开微信,看到了warroom群里的截图——YC的面试邀请来的非常突然——而两天后的周一下午就是见分晓的时刻。此前其实也时不时刷到Reddit上关于这次batch的update,一直未收到消息还以为根本没有机会,但占比7%的面试邀请还是给平淡的生活挑起一串散开的涟漪。
在见到Garry Tan(CEO of YC)的十分钟前,我们还在调试demo。在见到他的十分钟后,我们的demo巨慢无比还中断了运行,在有限的时间窗口和Garry失去兴趣的眼光中,我们草草结束了对话。YC的涟漪迅速地散开,湖面又迅速地恢复平静。当天晚上Jon Xu简短的反馈邮件发来,持续了一个月的YC头脑风暴暂时落下帷幕。在combine learn and earn的路途上,我们还是蹒跚学步的婴儿。
失望之余,逆反心理却又开始作祟,如同路飞一般的bounce back。在创业这条渠道上,我冥冥之中又看到失落了些许年的留存于美国古典自由主义中的精神,这里没有职场政治里的尔虞我诈,没有DEI的分蛋糕限制,有的只是“我能做出一款赚钱的产品,识相的话赶紧给我fund”的热忱与竞争。
敬请期待下期
XVI - Tempe打工笔记
我最近在读...
Naval, How to Get Rich,中文译名叫《内瓦尔宝典》。看到“宝典”这个词出现在书名里时,再配上书的内容大多属于Naval零碎的个人哲学,我的第一反应是有些不屑的。若算上书籍的咖位,也许《穷爸爸富爸爸》这种更会令我感兴趣。但抱着和@33一起交流成长的心态还是打开了它。
也许暂时来说get rich这件事尚还不成为生活里意义感与目标感的重心,但是对于通过阅读这类书寻找关于人生意义又或者开拓思维倒是有着莫大的兴趣,也是洗刷做题家式的阶梯型成长思维的重要一环。
我最近在看...
伍迪·艾伦导演的《人人都说我爱你》(Everyone Says I Love You, 1996, by Woody Allen),依旧是一部颇有个人风格的喜剧与歌舞片,和独属于他的讽刺。特别之处还有阵容豪华、帅哥美女如云。
理查德·林克莱特导演的《爱在黎明破晓前》 (Before Sunrise, 1995, by Richard Linklater)。
爱在系列应该是朋友里推荐度最高的电影之一,电影客观来说是好电影,氛围的塑造、背景音乐、动作设计、人物演技都无可挑剔。可惜我一点也没有into it,甚至觉得它并不是一部文青专属电影。更有代表的文青爱情片可能会是 La La Land, 或者Begin Again那种。还不如直接像《泰坦尼克号》一样来的痛快。我能感觉到导演很想把这个故事fit进一个很浪漫、文艺又克制的场景里,却又觉得这部Before Sunrise里的两人聊天前言不搭后语,一度引发尴尬癌,完全没有我理想里的那种心有灵犀。一番讨论过后,我又开始反思自己对爱情里“理解”这样一种维度的高要求/契合是否过于偏执。
我最近在听...
不合时宜
- “学神”的真相:特权阶层如何复制下一代的精英身份?
- Z世代集体戒色,性萧条世代真的来了吗?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