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II - Tempe打工笔记 26岁,继续在变化中游走
文字留给人想象的空间。
7月中的某个周末和@慧兰连麦尬聊,本来只是想照例update一下朋友们的近况,半开着“你这OPT都要开始了总不能再躺了”的玩笑,却突然得知她回国的决定——虽然早就预料到她的毕业出路多半还是只能回国发展,但还是觉得这个消息来的挺突然——也不过是几天前才有的idea,机票就已经定了下个周二,“反正在哪躺不是躺,不如回家到个便宜的地方趟。也省去了在纽约续租的麻烦。”
恰如两年前的7月,我的室友@航爹(一个来自遥远高中时代的nick name)也是这般 [纽约生活XI],无意建立当地新的社交圈子,到过最远的地方是纽约的法拉盛,按部就班完成短暂的master学业后,把账户里的最后一笔美金打给我,停掉Visible的手机号,坐上返程的飞机,和美国作别。留下和在美国的我之间的一滩太平洋 [VI - 回国记录]。
而对@慧兰的画像也可以浓缩为:最大的理想就是能够每天在屋子里睡觉,最好窗外能飘一点江南风格的淅淅沥沥的小雨。对她来说,所有的仪式感、社交与内卷都是无意义的东西。
周一晚上,在JFK候机的@慧兰十分沮丧地狡辩着为什么那张从Puerto Rico带回来的明信片直到临走前最后一天也没能送进USPS的邮筒,而是在收拾行李时不小心转头送进了垃圾桶。睡过头的午觉留给她太有限的时间,最后只能在Amazon上下单一些不错的礼物寄到我的地址。早就经过无数个半衰期的期待值在这一刻如释重负地归零,过往的一切五味杂陈被清空,反而可以轻快地说着没有关系、以后欢迎来武汉发展我有一些教师行业的connection的话。
Milky Way, Monument Valley
两位朋友的回国,并未对我的生活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改变。他们离开美国后,我依然是我,专注于自己的事情,身边有紧密联系的朋友圈。然而,总觉得他们的离开在我的生活轨迹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标志着生活中一次显著的变迁。@慧兰与纽约的作别,也是我与纽约连接的进一步淡化。
而对应之下,缓慢的变迁则是发生在日常中的,例如某些习惯的养成、朋友圈的拉进与远离。
回顾过去两年的旅行,大多都只选择和一个朋友结伴,夏威夷、加州一号公路、芝加哥、西雅图,再到SD、LA,除了最近的纽约。我喜欢和一些具备高度相似思维模式与审美取向的人相处,便能畅所欲言地交流一些抽象又不着边际的趣事,或者偏文艺向的文学或者电影,还有与社会关系的互动,亦或是一些深度价值取向。过去的我即便在旅行中,相当的注意力依旧放在人与人文之上。
7月初,和当地经常一起hiking和打羽毛球的伙伴们第一次计划了长距离旅行。一行六人租了辆fullsize suv,就这么从Phoenix一路向北钻入Utah深处的Moab再折返,4天1300 miles的里程数带来漫长的密切相处的时间。身体素质倍儿棒的大家在国家公园里面对从parking lot到vista point的徒步距离如履平地,标配hiking shoes与防晒服装从未惧怕过任何阳光与酷热。配上4月的大峡谷,便打开了自己对国家公园的热情。再则是发现,原来可以为了顶级的自然风光而削减对于人与人文的期待,而能够找到一群热衷于运动和徒步的旅伴是一件幸运又珍贵的事情。
来到AZ的这一年多时间,我从大E人向I人迈出了一步。即便是能够很愉快地聚在一起的旅行团,群体中的人年龄各异,所关注的人生话题与思维背景也大不相同,所处的人生阶段与对生活的追求也不一样。
我不再在一个日常饭局上扮演host的角色,去抛出一个自己很感兴趣而对他人来说很陌生的话题,而是更多的选择闭麦旁听。面对常见的周末找乐子,则只是被动答应,而每当自己还是选择主动打开话茬,它们则通常以美股的涨跌开始,到痛骂公司的抠门结束——这些话题听着就让人无聊,其实一点也不有趣——我只是被迫地选择了一个最大公约数 [IV - Tempe打工笔记] ——可不知不觉中竟然也慢慢习惯,反而开始疑惑:大家是不是其实也是这么适应过来了?还是身边的人本来就是这样?现在的我吃饭时丧失了对聊天的兴趣,那以前的我吃饭时又到底都在聊些什么?
在那些载着5-6人的车上,听朋友们兴奋地讲着各种各样的故事八卦,心里想的却是求求了要是能把BGM改成听播客就好了,听“壮游者”讲一集瑞士见闻,听“纵横四海”评一本《爱的起源》:我希望我的输入源拥有更高的信息密度。这也映射出,26岁的我,依然有着很多对成长的渴望。
猛蛇出洞,Petrified Forest National Park
最近发明组合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词——中产家庭子女的松弛感。指的是一部分出身中产至富裕家庭的孩子们,拥有良好的物质条件与教育工作,便能很惬意地在生活中寻求人生体验的丰富,很放松地在事业与财富上探索新的边界——这可能是我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不会具备的状态——我总是带有一定的紧迫与危机感,想要在未来的某一段时间内在某个技能上变得更好,不论是专业技术,还是身材管理形态提升。想用“时刻准备着”的状态来对冲潜在的风险。我想, 当@Moya总是说我们是很不一样的人的时候,这也是其中一点吧。也难怪《我的三体》动画第四季里维德说着“前进,前进,不择手段地前进”、“我们 只送大脑”时,我觉得他真的是碉堡了Σ(゜゜)。
7月下旬,由Utah之旅进化而来的“好兄弟们”冲向了Humphreys Peak——Arizona最高峰,顶点海拔3850m。一行五人在顶部的山脊上返程时遇到极端天气,一时间内霰雨交加寒风呼啸,紧握住登山杖的双手在冰粒中被拍打到发凉,千算万算唯独在雨衣方面装备不够专业。距离山角还有5 miles的距离和1000 m的海拔下降,相比还算充裕的体力与能量储备,我仍旧觉得我的意志力更为强大——我似乎一向是很满意自己的意志力,也毫不畏惧这种对意志力的磨炼,恰如曾经的自己热衷于中长跑——可这就更和松弛感背道而驰了。
Humphreys Peak, Flagstaff
几个月前,我和朋友的在线聊天话题还是如何找到理想的对象,以及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如何有计划地去扩充三维。而最近,这类主题便被彻底移交给如何成为开上法拉利的alpha精英男,这也unofficially成为了他推动创业项目的驱动力,而找对象则再也不值一提。
在我的刻板印象里,那些富有野心并积极追求世俗意义上成功的人,就算不是为了自我实现、或者"build a legacy for my family and generations",高低也得是个希望早日FIRE,而成为alpha男倒是头一回听闻。可我在任何意义上的信念感都没有。在寻找这种驱动力时,我既无法全盘接受“梦想就是成为alpha精英男”的设定,也觉得父母那套“年轻人就该多奋斗”根本就是bullshit。
虽然无法获得一个明晰的驱动力,但另一方面,倒是越来越相信屏蔽力的理论——屏蔽外在/他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对自己的影响,淡化对社会现状的不满,而是更聚焦于自身,我能根据我的外部环境做出怎么样的适应,我想在未来某一段时间做何种事情以达到某个目标,并把这种信念作为一个思想钢印加在自己的底层逻辑之上。
在26岁生日之际,我希望我能在一段时间之内都相信并逐步完善这套理论。
敬请期待下期
XIV - Tempe打工笔记
我最近在读...
Other Rivers: A Chinese Education, by Peter Hessler, 2024. 何伟的新书。印象里的何伟只会在二十年前写书,而最近几年都是写新闻评论,突然有一天在朋友圈看到一位朋友的分享,于是也为信仰充值。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他近几年重返中国并工作的经历。虽然这些内容不如千禧年前后的中国见闻那样吸引我,但他的写作风格依然很有魅力。
我最近在听...
壮游者 208 | 瑞士 | 冲锋的细节 - 墓地、铁轨、黄色路牌、禁车和小钥匙大钥匙
老杨在瑞士的旅行故事。对于小国家来说,直接民主与维护一个高质量的公共环境是一件更可行也听起来更美妙的事情。
随机波动138 在关于雪山的故事里,自由与死亡皆为诱惑
关于一本登山的书《比山更高:自由攀登者的悲情与荣耀》的介绍。但感觉播客并没有起到一个很好的介绍书的目的,但还是被书的内容所吸引。Humphreys Peak离真正的雪山还差一点,不论是比起Colorado的14ers还是北美大陆最高峰Alaska的Denali。不过登山时的感觉还是非常相似。
随机波动140 梁文道:录播课如上球场,每周都输每周继续
一期闲聊。只是因为有3年没有听道长讲过话了,娓娓道来的声音听起来依然很舒服。播客里同样聊到了一档节目做久了便容易丧失激情。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