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 - Tempe打工笔记 再见纽约

文字留给人想象的空间。


我的5月能有多忙呢?前往纽约前的那个周四,下班回家小睡一会,醒来依旧困倦,无心下楼健身,做了会科研项目——side project,尚未到日常的晚饭时刻。想跟朋友update一下他的side project,等他开完会到7:40上线,一个meeting就聊到9点。尽管朋友还在意犹未尽地畅想“夜店双雄”的未来,我却不得不drop,因为彼时还约了和另一个朋友的BQ mock interview,回忆白天上班摸鱼时学习的一些Amazon LP,快速消化并产出:希望别荒废这样的机会。最后在10点,开始和欧洲的朋友开科研例会——截稿的5月又逢上月中9天的OOO (Out of Office),于是只能在5月初赶赶进度。随意拼凑了点酸奶燕麦配上水果坚果——例行的健康餐作为晚饭——一边吃一边讨论。


繁忙的一大原因,除了空降的5月底一本期刊增刊的截稿,还有早就安排好的9天纽约与LA的旅行——和@33 还有从法国来美的@圆 同游。为了最大化利用休假时间和与美东的3小时时差——当然还有省钱——竟然还选择了overnight的航班,于是领略到夜晚小孩啼哭的可怕,此刻的AirPods Max毫无还手之力,那会真想冲出去把小孩的监护人胖揍一顿,指着ta的鼻子大吼:You do not derserve to be a parent!!! 零抚养小孩经验的我神气地站在道德制高点。



White Tank Mountain Regional Park, Saguaro Flower


追溯到22年的spring break,彼时开始抱着一股子新鲜劲践行所谓留学生的生活节奏——study hard, play hard [从陆开始的纽约生活]。经历完留学生时代、毕业、又工作一年有余,2年后的这个时候又巧合般回到原点。我总是诧异工作以后很容易收到“上班了还有啥忙的”的疑惑,但我真的很想在内心diss回去:谢帝 谢帝 我要迪士尼(不是)。diss回去:真的很忙,有很多想做的事情。以至于跳槽都已经被排到了“性价比”的末端。


而好巧不巧,也就是最近偶然打开了@结好学姐的公众号,最近一篇更新于2024新年时的推送 [在场恰好倒映出我现在的生活状态——即便隔了一个太平洋的物理距离和2年的工龄差距,我们都在相近的时刻遇到了相似的困境。也许半年前的我还会在周末给自己安排一些新鲜的乐子,去努力探索凤凰城的边边角角,尝试美国同事新推荐的本地brunch——但当下的自己已然处在一种高度秩序化的生活中,对待脱轨的心理承受能力又一次退化。


为了提高完成事情的效率,我给自己的生活也引入了Jira——一个在工作中用于追踪进度与规划日程的软件——在个人电脑的Notion里采用了一套类似Jira的模板,列好自己想做的project,每个project又包括很多tasks,每个task都被定好了sprint、due、和priority。尽管我一再犹豫要不要给工作以外的生活也装上如此精密的钟表,远离此前那种略带随性的生活方式。我向来不太诉诸于日程表式的记录给予动力,可随着习惯了打工生活,紧迫感的下降无时不刻不在消磨人的斗志。可若是没有足够的动力而一昧的拖延,把不紧急的事情留给未来倒也不是个法子。我也顾虑高度程式化的生活会压缩用来做梦的时间,但既然对某种成就的渴求已经把自己带到了现在这般田地,不妨也去暂时尝试一下这种由秩序驱动的生活节奏。


在周五的晚上9点画好论文的最后一张图传到overleaf,恰好朋友送机的车也到了,便飞速合上电脑塞进书包,提着行李箱出门,寻思夜里如果在飞机上醒来有没有机会看到近两天在北美爆发的极光,按捺不住一年后再见纽约的兴奋与激动。



Manhattan Bridge, DUMBO


纽约的第一天熟练地带着@侯哥从Flushing坐火车来到Grand Central Station,出来准备换6号线地铁,走到室外的一刻颇有一种不真实的感受。林立的高楼带着新旧时代的建筑风格包围住渺小的马路,硕大的美国国旗斜插在建筑外缘,路面行人飞速走路的节奏彰显出正统纽约客的身份,而作为习惯了开车出行的外乡人我只剩下一脸诧异。漫步SoHo附近,走进熟悉的La Colombe咖啡店,前往到过无数次的DUMBO,满眼都是回忆,纽约承载我太多的欢笑与苦闷。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第一次来美国,也是第一次来纽约的@圆。她对纽约的那种新鲜与好奇跟我截然相反,我被她的观察所惊艳 [纽约,一座适合做梦的城市],也遗憾这只能是我在 [从零开始的纽约生活] 里所吐出的文字。




在纽约的旅行十分紧凑,倒不是指“特种兵”似的出游。曾经在纽约长居的幸福感,来源于日常活动范围限定在Upperwest附近的惬意,和时不时能去到midtown或downtown探索艺术与美食的新鲜。而当二者拼凑在一起——日常活动范围限定在midtown和downtown探索艺术与美食的新鲜——这种节奏便迅速将我吞噬,进来带来巨大的不适——以至于一度开始怀念Phoenix的Salad-N-Go和日复一日的阳光,怀念健康的日常饮食习惯。


但惬意的是,和这些朋友们在一起的旅行从来不必计划行程,因为共同相处的时刻就已经充满乐趣。对过往经历的回溯,对当下时刻的捕捉,和对未来蓝图的愿景,一起做梦的时刻已经带来足够多的愉悦 [旅行,梦和下雨的时刻]。忙碌与单调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内心求索的停滞,愈发需要旅行中一些陌生的环境与思维的碰撞推动灵魂的前进。


“自由”的着装与六亲不认的步伐, Central Park


曾几何时,独处的时刻总是离不开手机里的社交媒体与碎片化的元素。我深感这些鲜艳的图片与story的无聊,却总是在不经意间打开Ins,希求获得一些信息流带来的刺激,但又在某个时刻条件反射般地关闭,如此往复。但在纽约和LA旅行时,时间的边角仍然可以被Newport Hudson River岸边的聊天填充,被Airbnb日系装潢客厅里的国际象棋占据:这些带来了更多内心丰盈的喜悦。


我很难评判,探索外部世界,哪怕是每天一个无用小知识的琐碎,和探索一个具体的人,哪怕也不过是记忆长河里的一点P事,哪一个更带来幸福与愉悦感。映射到宏观维度,我既希望自己能够持续自由地探索外部世界与人类,使视野变得更加开阔、人生经历更加丰富;同时又觉得如果能让自己就被限定在一个微观的亲密关系里,享受脚踏实地的确幸也挺好。



一张二十年以后的“老照片”, Santa Monica


时隔五年,贾老板Justin Timberlake又带着他的新专开启新一轮环球巡演。恰逢也选址了Phoenix,便很上头地再次冲向了Footprint Center。新专里的歌大体上并不受欢迎,Spotify上大多歌只有寥寥几个million的播放量,唯有Drown, No AngelsSelfish冲上了10million级别。在舞台上卖力表演的贾老板唱着Sanctified,台下的观众却不大能跟唱,甚至坐了下来。而一旦那些老歌,My Love,甚至Mirrors响起,便又迎来一波高潮——全体观众起立,掏出手机录像。


这种对比对歌手来说应该会是一种更大的冲击,即便才华不如当年年少即巅峰的水平,依旧需要创作新的歌曲,即便结果不尽人意,还是需要一场接一场的去表演、推广,直面观众赤裸裸的反应。


我只庆幸二三十岁的我还有着“小狗般的冲劲”。喜欢做梦,对未来有着良好的预期。



敬请期待下期

XII - Tempe打工笔记



我最近在看...

《机器人之梦》(Robot Dreams, 2023, by Pablo Berger),9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篇提名 (96th Academy Award, Best Animated Feature Film, Nominees)。用一部删掉所有语言元素的“默剧”去讲述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常常穿插以梦的形式描绘一种未选择、或未能选择的路。


我最近在读...

阿兰·德波顿的《旅行的艺术》(The Art of Travel, by Alain de Botton),作者关于旅行的意义与乐趣的一些总结与思考。

如果我们在加油站,还有汽车旅馆等地方发现了生活的诗意,如果我们为机场和火车车厢所吸引,其原因也许是我们明确地感觉到这些偏僻孤立的地方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实实在在的场景,使我们能暂时摆脱因循僵滞的日常生活中难以改易的种种自私的安逸、种种陋习和拘囿,不管它们在设计上是如何的不完美、不舒适,在色彩上是如何的不含蓄,在灯光上是如何的不柔和。


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by Stephen R. Covey)。为了提高产出时间比选择的书,真是和上面一本截然不同。


我最近在听...

史蒂夫说380期 - 相征@大内密谈 - 原生家庭是人生无限甩锅对象吗?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VII - Tempe打工笔记 & 迎接2024

I - Newport打工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