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Tempe打工笔记 从LinkedIn小作文到脱不下的长衫
文字留给人想象的空间。
恰如简中互联网里那些风格鲜明的社交平台一般:微博、豆瓣、知乎、小红书,LinkedIn也是一个别具风格的英文职场社交平台,美国用户自然是其大本营。而“LinkedIn小作文”是一个近年诞生于一亩三分地论坛的热词,用于形容在LinkedIn这个平台上颇有文风的posts。在这样的post里,人刚刚经历了职业上的重大转折,情绪跌宕起伏但最终保持积极乐观并砥砺前行——相比之下一段简明的信息通告,例如入职、招聘、学术动态,似乎更符合国人对职场社交的认知:这种反差便引起了论坛里做题家们的激烈反应。
早在2021年年底,鸽大DS项目里的一位同学就在LinkedIn上发过这种风格的post,在那篇post中,她描述了一段曲折的经历:在面试完Meta的DS Intern virtual onsite几天后,她收到了offer email。但一分钟后,recruiter来电说不好意思,错发给同名同姓的人了。又过了十分钟,一封拒信赫然出现在邮箱。她很失望但自我打气后决定再接再厉。
这条post精准戳中了LinkedIn用户的心坎,其影响力大大超出她的预期,最后收获了10k+的点赞、数不清的评论在给她打气、和一些recruiters的主动reachout。彼时的我初来美国,还在被职场英语交流所困扰。那会并没有ChatGPT这类可以用做语言润色的工具,Meta只是一个刚刚公众化的名字,没有2022年中开始的大规模裁员,甚至并没有“LinkedIn小作文”这种说法,尚且没有模板化的发言。看到LinkedIn上这般仗势,我只能露出李安一般的“我看不懂,但我大为震撼”的苦笑。
大概从2022年年中的科技行业大裁员起,“LinkedIn小作文”的模板化逐渐显现,并屡见不鲜。通常源自被裁员,但自己是一个生活多么艰辛但上进的人,上有老、下有小,亦或是移民身份岌岌可危,结尾一定是乐观向前,顺带一句寻求帮助。如果发布者是女性、或是其他minority,并能展现出一种vulnerable的气场更佳。那这样的post一定会在美国社会文化影响下的职场社交平台掀起一片波澜:美国人的同情心被放到最大。
2023年年底,同样是一位Amazon的国女SDE被裁员后发布了“I Got Laid Off and I Wrote a Song 🎵 ”的post,那是literally以裁员为主题的歌词,并配上自己积极阳光的照片。最后收到几千的点赞,和无数的鼓励支持。于是我感叹,“LinkedIn小作文”被卷出了新的高度:如今想要在这个平台上获得影响力,光靠千篇一律的模板化发言已然无法引起用户们的兴趣。
Hopi Point, 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黄昏时刻
这就不得不提到美国社会里的人际关系文化。比起中国那种更加狼性、刻薄、充满竞争的社会,美国社会则会更加客气、礼貌、尊重、包容,至少表面上得这样,在公共场合里更应该表现为这样,不论私底下是否会存在歧视、嫉妒、傲慢。在官方层面,我们必须拥抱文明、坚持平等,尊重不同的种族、性别、宗教,以彰显我们作为一种文明社会的旗帜与标杆。
而在一个想象中的美国文明社会,我们当然应该是发达、包容、尊重的,我们怎么可以容忍一个弱小无助的个体承受社会的残酷与风雨呢?!我们作为创造社会价值的公司,怎么可以裁员呢?!员工就是我们的家人,我们始终致力于打造一个平等、和谐、繁荣的企业。
直到有一天,Elon Musk收购了Twitter,灭霸般打了个响指,开掉“一半”员工,Twitter依然运转的好好的。接着,一众科技行业都开始裁员,降本增效。致力于繁荣、平等的资本家起初并未能放下身段,直到发现:你居然也开人了?说好一起构建文明社会...什么?你的股价涨了?好,你开,那我也开......裁员的风暴开始席卷,对应的,“LinkedIn小作文”也在平台上遍地开花,内卷化,边际效应逐渐递减。
Tempe Town Lake
可说回自己,阻止自己去利用“LinkedIn小作文”文风获取影响力的最大障碍,只是仍旧放不下身段去展现自己的vulnerability。次要原因才是,我没有任何值得讲的故事,我也不是公认的minority。“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样一种美国职场的万金油,只能眼睁睁望着它却不敢尝试。我能做的只局限在慢慢摸清这类文风的规律。在一些更加内部的职场环境,习得如何使用这种表达情绪起伏的语言来进行官方的交流。即便对于我的性格本身,情绪始终是一个高度稳定的状态 [VIII - Tempe打工笔记]。比起当初的“大为震撼”,我在美国社会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成长,就像21年年底的那位同学,也许也是她多年的美本教育带给了她在LinkedIn发post的念想。
从高中起,到Master项目阶段,我以为我一直有一种精英主义的傲慢。它起源于高中时和朋友的深聊,让我开始对交流设有一定的门槛,而对未达到门槛的交流抱有鄙夷。这种傲慢助力我筛选了所有的朋友,却也降低了自己的包容程度——我怀疑这在我们高中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特质 [毕业六年的回望——华师一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当然,从打工开始,这种傲慢便开始被磨去棱角,因为日常生活里要面对的人,和我所谓的门槛简直是风牛马不相及——喜不喜欢,都需要自己以一种professional, diplomatic的方式去处理。这让我又回忆起一年前初来Tempe的时候,时常在和@慧兰的电话里吐槽身边的各种妖魔鬼怪。而回顾过去的一年,也许我最大的变化就是开始学会和不同的人进行沟通,打点关系,找到新的令人舒适的边界。
Corporate Office, 下班时刻
“孔乙己的长衫”又是另一个在2023年火起来的简中互联网热词。原指孔乙己放不下面子,只是固执地穿着象征身份的长衫,真实生活却穷困潦倒。放在当下的语境,脱下长衫,则是指一个人放下对光鲜亮丽工作岗位的追求。或者加一层自己的理解,脱下长衫,是指一个人放下自己作为想象中的白领精英所端着的一种行为方式。
这件长衫,让我固执地以为,“精英”是不应该在LinkedIn上发post展示自己的vulnerability的,“精英”的身边也应该都是“精英”,是不能降低自己的交流门槛的。当然,“精英”也是不应该像@立党那样在推特上靠聚集黄推成为中文推特关注量第一人的。
而此时的我尚且脱不下这件长衫,即使我的视野里已不断出现长衫的瑕疵。说到底,我所定义的这种“精英”,同样是没能逃出一个做题家的局限性与内卷思维。在复杂的生活中实现一个目标,有太多途径在背离所谓的长衫与“精英”路线。这倒不是关乎道德滑坡或违反法律,而是这种不完备的“精英”思维只会成为一种枷锁。
最近凑近点看了一个创业故事,从互联网白领圈层退出的@道冉在面对蓝领工人的招聘时一筹莫展。在滴滴深耕多年的他,每天都会和着长衫的人打交道,也许985/211甚至清北学历都已司空见惯。而直到有一天他开始探索自己人生的广度才发现,原来作为一个带领餐饮公司的老板,需要面对如此多的认知错位。
着上长衫,我是万千在美做题家中的一员,实现目标的实践方案总是有迹可循地求索、攀爬与内卷,高度依赖单一成功路径。诚然,在美的劳工移民也有着特殊的限制[VII - Tempe打工笔记&迎接2024],继而衍生出适应环境的行为与生活方式。
而脱下长衫,意味着想象力的解放,成为另一类敢于尝试与冒险的人。他们不会害怕在LinkedIn上发任何风格的posts,能够自由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不必担心被评判地大步迈进自己的理想。我想,这也是我那在创业并嚷嚷dream big的朋友所理解的。
随便拍个Grand Canyon的星空
愿自己终有一天能脱下这件长衫。
敬请期待下期
XI - Tempe打工笔记
我最近在读...
特德姜《你一生的故事》(Story of Your Life, by Ted Chiang)。间歇性对不同风格的科幻小说提起兴趣,很喜欢特德姜的文笔和一些脑洞大开的设定,但又觉得自己脑子有些不够用,一遍读下来时常难以精准get到他深邃的思考。
王沪宁《美国反对美国》。继续以前没有读完的部分开始。描述性的语言非常好读,一种系统性理解美国社会的介质。
我最近在听...
史蒂夫说377期 - 严艺家 - 理想的婚姻像战争博物馆
对谈中提到了电影《坠落的审判》(Anatomy of a Fall (2023)),才发现居然是上届金棕榈奖得主。战争博物馆是一个很有趣的比喻,是一种冷静的记录,战争发生过,我们记录、缅怀、也告诫。播客里还定义了一种二次元与三次元的关系,前者是外部的、纸片化的,后者是亲历的、立体的。
史蒂夫说378期 - 王小伟 - 每个人都需要一盆薄荷
Steve和哲学教授一些零碎的对谈,关乎现代家庭的沟通障碍、高效精确又深度无聊的生活,daiting app与人与人的连接等。
我最近在看...
《坠落的审判》(Anatomy of a Fall, 2023, by Justine Triet)。播客传送来的。很难不把这部和此前的《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 做类比,都是很写实的家庭记录。在法庭上,婚姻里最真实的一面被一层层剥开,一度以为是在看纪录片。跟朋友讲后还被推荐了一部《革命之路》(Revolutionary Road (2008)),我开玩笑说这类电影不能一次性看太多。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