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II - Tempe打工笔记

文字留给人想象的空间。


早在[纽约生活XIV]中便描绘了对未来的某种预期——会遇到更多的大起大落。如果说抽签抽中工作签证算某种相对而言较大的起,那么manager变得越来越难处,便算得上是较大的落。


当manager对组内外都展现出了极强的攻击性与控制欲,每天工作的好心情从早上的stand up meeting开始被毁掉,组内自然弥散开一种微妙的跳槽默契——跳槽作为一种最被动也是最终解决手段很容易被想起。可即便是有着跳槽的动机,从产生动机到最后离职依旧会跨越相当长一段时间——大体上同事都没有摆脱移民身份和财务的双重束缚——更何况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跳槽的执行力与机运。于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依旧需要和难以共处的人共事。以及,其实人并不能保证下一份工作就不会遇到难以共处的manager。


想起回国时见一位已经在咨询行业工作2年有余的朋友,她开玩笑道:工作以来最大的进步就是极大提升了容忍傻逼的能力。想象方从光华毕业的精英面对50岁教育有限的老板客户,还要承接老板们享受使唤年轻高材生的快感:听着就让人头大。虽说我并不在任何咨询类公司,面对的也是内部客户,可是去学习同年龄更大认知能力却有限的老板们打交道,也是我的职业生涯里下一个重要课题。



晚霞,Dobbins Lookout, South Mountain, Phoenix





中国的职场环境几乎永远是中国人自己的游戏,文化与语言的相通带来了思维与行为模式的更为相似。来到美国的职场,又聚焦于科技类的岗位,劳工移民要面对的一大冲突即是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的差异:谁让美国科技类岗位总是被中国和印度移民占据。


不知何时起便能在一亩三分地上看到对印度文化的吐槽,坛友们表现出对印度文化整体善于“夸夸其谈”的能力的不屑。其背后的逻辑则是中国人文化里的诚实、谦逊、言行一致,脸皮薄害怕被评判。于是这成了职场文化冲突的一个典例。善于夸大其词的印度人更能在职场里展现自己的能力,无论是面试求职,还是群体性的会议,一个能面不改色心不跳推销自己的人,当然会更收到更多的关注与重用。在一个人种更加diversified的美国职场,谦逊的中国文化居然成了一大劣势。


更不用说常被讨论的“印度人在职场十分团结,面试同种族人会偏向放水”。我无法从统计意义上验证这类结论的真实性。但最近在地里的一个帖子引起广泛讨论——中国面试官劝大家面试不要作弊——我想到我完全中招——我面试候选人时也不喜欢作弊,red flag。这倒是反映出很典型的国人做题家思维——面试就应该是一场完全公正的评判,能力高者才能通过。而其它所有因素,眼缘、气场相符、种族、都只能排到能力之后。




家门口A Mountain的日落



有一天突然从脑海里冒出来一个想法,在步入职场以前,我们只会形成“一种”特定的性格,如果不是人格分裂。假设一个人自脱离原生家庭起有了独自反思、培养自己性格的能力,那么这种性格大体上是自己选择得来,人拥有选择性格的自由。


而在步入职场以后,职场会给人选择另外一种性格。我们不妨沿用经济学里的“理性人假设”,如果一个理性人继续在职场中寻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想在职场获得更多,例如职业技能的提升、财富的积累、社会阶层的跨越、人际关系的融洽、生活的舒适度。这种驯化出来的新的性格会促使人更加适应职场,或者说,适应长时间尺度上的社会生存。用MBTI的话术,我以为E[S/N]TJ是职场里的王者。而我的master program同学里目前最“成功”的那一批,恰好也都很接近E[S/N]TJ。


但是,世界上的大多数人的性格都不是E[S/N]TJ,甚至是截然相反的I_FP。于是,职场的驯化会使人的性格发展面临一种选择:如果人难以脱离自己的原生性格,并放弃成为职场中的理性人,那么TA会在职场中遭到一些不顺意。而如果人选择脱离自己的原生性格而顺应职场理性人的发展,那么便能观察到自己性格的改变,而这些改变可能是违背自己的初衷,变成了一个令自己讨厌的人。当然,还有一种对人性提出更高要求的选择——主动选择发展出两条性格路线,并尝试在职场与生活里进行分明的切换。



Encanto Park, Phoenix


只是到目前为止,其实我很难说已经观察到一些发展出两条性格路线的案例,这种设想仍停留在纸面阶段。


而我从职场的起点出发,约莫是观察到这种内在性格与职场选择性格的矛盾。


我的原生性格选择了谦逊,但谦逊与not 100% sure成为了被攻击的靶子。

我的原生性格选择了温和,但必要的冲突与强迫是团队合作的利器。

我的原生性格选择了话多,但沉默与有所保留的交谈是有效的护身符。

但我也庆幸,我的性格本就是热衷交流与接触新的人,喜欢有计划规律的生活,这也暗中促进了我在职场里的适应。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只是这种性格的差异,与潜移默化的性格转变,又进一步让我感受到生活在变得更加现实。而每多一分现实,就越发少了一股子少年气,少了一点不着边际的理想。


我喜欢和朋友在酒吧务虚,怀念22年年末住在鸽大附近时和@岳总 不时的酒吧聚会吹牛。去年年底回国时,同样是邀请阿花在中环的酒吧里谈天说地。我借着酒劲说,我来到美国前充满了很多理想主义的色彩,我渴望平等,以及一定程度上的自由,而现在我觉得美国的自由平等民主也就那么回事,于是我只想成为一种世俗意义上的“精英”。阿花在他的推送里给我添上一笔:变成一个像马斯克一样的精英。


我谢谢他。



周末hiking,Weavers Needle Loop Trail, Superstition Mountain


打开任何一块日历都会看到2024的数字,在潜意识里做出了减法:24-98=26。第一次觉得一个年份让人触目惊心。


于是会觉得自己开始变老,因为26意味着过了20 - 30的一半,因为26>25,因为我开始了经济独立的生活,并且需要专注积累自己的事业。每一年取得一定成果,5年后达到怎样一个高度开始盘旋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再想到那张被我四处传播的meme——25岁意味着健康身体的免费试用期限结束——于是愈发注重身体机能的锻炼,每周例行的健身倍儿有干劲,还有羽毛球和hiking活动也毫不含糊,仿佛一旦停下机体就会一蹶不振。


可有时候又觉得自己依然年轻。2月中旬借着中国农历新年的幌子去San Diego小憩,每天走在UCSD的校园里,穿行在人来人往的学生中,着装和学生也并无二异,背着书包,坐在咖啡店里打开电脑工作,只是公司的laptop替换了自己的MBP。仿佛又回到了快乐的学生时代。我庆幸自己在刚开始工作时便顶着经济压力买了自己喜欢的车——自此解放了自己的想象力与出行自由度——于是一个人也能去San Diego旅行,一躺开过900 miles,在La Jolla的每一片海滩留下自己的足迹。



Ellen Browning Scripps Park, La Jolla



我想5年后的自己也会回想起年轻时的独自一人,无所顾虑,想去什么地方旅行就可以去旅行,想吃什么食物就选择什么食物。不用凡事都习惯性把身边的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这样看来,26岁的自己不失也是年轻的好时候。


 

敬请期待下期

IX - Tempe打工笔记




我最近在读...

《老实人启蒙》,一本来自90年代的工具书。其实自己最近悟出的一些门道和书里的两种行为模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群体规范法则和社会运作法则作为并行的两套机制并不相互矛盾,而书里定义的老实人潜意识里让群体规范法则统治了社会运作法则,拘泥于道德要求却不知灵活变通。


我最近在看...

《风骚律师》(Better Call Saul)。美剧。《绝命毒师》(Breaking Bad)的姊妹篇。看这些在New Mexico拍的美剧总有一些特别的感受:一方面剧里的风景和Arizona是如此相似——美国西南地带贫瘠又广阔的土地风貌。剧里的每一个场景都在告诉我,“正统”的美国生活就是这个样子。另一方面这些场景又和东部还有铁锈带的美国城市风光迥乎不同。只是自儿时起看的变形金刚电影系列就围绕着芝加哥拍摄,曾经痴迷的伍迪艾伦的电影总是离不开纽约。想到曾经自己从影视剧里接触到的美国风光是如此biased,便有种被欺骗的感觉。因为美国东部的城市风光确实和欧洲更为相似。不过话说回来,比起Breaking Bad我会更喜欢Better Call Saul, S6里的Kim和Jimmy真让人感慨万千。


《好久没做》(Long Time No Sex)。新出的韩剧。看完Better Call Saul想歇会,又听到随机波动的播客才去看看这部轻量化的短剧。总觉得韩国人的影视作品有种刻意的浮夸感。


我最近在听...

随机波动127 - 赢财神or迎情人?劫富济贫容易,偷走爱欲很难。 

很羡慕主播们有这样的和朋友深聊的机会,也希望自己的朋友们能一直有着同频的人生课题。


壮游者191 | 韩国 | 闲谈汉江畔 - 抗日令、KC之争、司机餐厅和“被家暴过的孩子”

一些对于韩国历史文化的趣闻,例如在韩国开日本餐厅得像躲猫猫一样。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VII - Tempe打工笔记 & 迎接2024

I - Newport打工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