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壹开始的纽约生活


文字留给人想象的空间。


上一篇推送收到了很多夸赞,关注数蹭蹭上涨,压力来了,唯恐接下来的推送达不到之前的水准让大🔥失望。不过转念一想,并不重视推广的个人公众号只是一个自说自话的地方——外界溢美之词本就不属于自己。


其实我很想效仿的文字,一是Peter Hesseler的中国三部曲系列,读完了River Town和一部分Country Driving,喜欢那种带有一丝新鲜感的幽默观察视角——或者叫纪实文学;另一个是华人作家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四本都读过,《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一类,带有一种深刻的思索——对一个国家社会、历史、政治的思索。三是王小波的黑色幽默,类似他的杂文集《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沉默的大多数》等。我只是邯郸学步罢。


我喜欢坐在校园的台阶上吃饭。鸽大的台阶大多朝南,坐着的时候一览无余面前的大草坪和尽头的Butler Lib。虽说在国内时,我吃饭一定要堂食,而特别排斥盒饭外卖之类——强行给就餐赋予一定的仪式感。用@moya的话来说,要是在国内,送盒饭给她吃都不要,在这里花了$10买到的洛阳大叔竟然觉得还挺值。端着盒饭坐在台阶上吃的时候,也就比国内工地里蹲在马路碴子边吃盒饭的民工好一点——哦不对,住淞虹路的那段时间,上海民工可都是成群结队到旁边美食一条街吃午饭的——四舍五入留学生不如民工()。但习惯了鸽大的节奏以后,我会发现其实在鸽大,坐在台阶上吃饭是家常便饭。不仅是台阶,大理石围栏边的石阶,叫不出名儿的梯台,草坪上,四处都是席地而坐吃饭聊天的人,就差没有人坐在Alma Mater上吃饭了。于是,东施效颦般融入这种节奏里的zzh,也慢慢发掘了坐在台阶上吃饭的放松——毕竟也是夏日限定。没有海风呼啸的话,阳光洒在身上,或是晚霞挂在天边的时候,望着人来人往,特别惬意。偶然还能看到漫步的大水怪prof Fung,泡mr的小阿姨。吃完盒饭后大家又会自觉收拾干净包装扔进垃圾桶,并不会给校园带来不合适的颜色。这大概也是一种文化的内核所在。


Pier 17 - Annie Hall (1977) 取景地


调酒(cocktail)入门其实十分简单——本质就是定量配比的各种液体的混合——最基本的就是基酒+果汁+冰块,原料越复杂,调制步骤越多,味道越丰盛。在北京时被袁老板邀请去家里喝酒吹牛B,学到了他调酒的生活方式。于是用注册的JO提供各种酒单,在Drizly上买来各种基酒糖浆,配上冰块果汁,咩子在北京临别时送的调酒器被带来了纽约,晚上在家学习时调上一杯带着高大上名字的酒,享受自斟自饮的快乐。当然,自制的酒看起来颜色定不如bar那般灵动与丰富。可是原料成本不到$3的酒若是添上两颗葡萄,或是挂上一片鲜切的柠檬,插一跟带弯的吸管,或是换一个精致的高脚杯,那就可以和bar里$15的cocktail称兄道弟了。根据dota1选择英雄的场所,我盗来了Dusk Tavern的中二名称。

欢迎来Dusk Tavern at 97th St找我喝酒

In-person or Zoom都可


葬爱家族的聚会


过去的一个月几乎哪都没去,每个周末都关在房间里,拉上窗帘开个台灯两台屏幕HomePod mini点上focusing music,和Causal Inference对线,然而还是被midterm exam宰猪,被接连的两个hw爆锤,只能在due的当天抱住@Mingyue的大腿:“大佬带我,带我啊”。可若是不这么闭关修炼,怕是没上案板就被吓死。我曾预料到我会被这课痛虐一顿——在我面对hw0一筹莫展还有机会drop的时候——当然事实确是如此。但是我只是对causality很感兴趣,从最早组会上暨育雄老师手里那本The Book of Why,到在快手学习Potential Effect,现在重返学生时代,去不了UCLA上Pearl的课,在鸽大选一门他的PhD、同样也是业界大佬的Elias的课,实在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毕业后进入职场更不会有心情学这些纯理论的东西。我以前的成长历程太卷了,读初中的时候把进入华师一当成目的,读了华师一又要把清北当成目的。这条路上摩肩接踵——同样还有无数人读了本科就得把好的研究生出路or工作岗位当成目的,读了Master/PhD还要把大厂sp ssp sssp offer或者教职当目的,工作上岸的人把升职加薪年入百万住大house当目的,年入三十还要把跻身管理层不被裁掉当目的。我想象不了更大年龄阶段的目的,但我能想到的是,其实对如今的我来讲,当下的生活本身就是目的。



在人生最后的fulltime学生阶段,即便是就业导向的MS,不是满脑子被塞满水课刷题转码找工,而是纯粹出于兴趣学习一些有趣的理论,不在乎GPA,不必短期内就要见到收益,只是当做一件充实也不留遗憾的事情。更何况,对陆本而言,在🇺🇸的教育环境下学习本身就是难能可贵的机会,to learn how to learn, to feel how to think。midterm当天凌晨piazza上还活跃着各种思维的火花与Kevin的回答,Junzhe总是喜欢逐句分析学生天马行空的论述然后标上”correct”/“not correct”。每当学生post:不会,教我 的时候,收到的永远是refer slides: p x-p y/You should find the answer on ur own诸如此类solution——服气。


The day of causal midterm


说到陆本和美本的差异,自从去年4月enroll鸽大以后,遇见了越来越多的美本同学,对他/她们生活方式的探寻从未停止——就和感兴趣港人、湾湾朋友、以及那批早年移民东南亚的华人一般——我想知道中国人群体的另一种生活可能性。来这俩月,见到了更多的美本同学,有单纯乖巧的,也有十分social的,有活跃在sorority的靓女,也有bar里突然话锋一转交流weed的酒友。



尽管cannabis legalization在国人眼里看起来难以置信,可同样令人疑惑的也有一百年前的prohibition era——酒又有什么错呢?Prohibition of Liquor甚至被写入18th amendment,又repealed by 21st amendment——算是保住了宪法只加不改的名声——历史总是在迂回中发展,每一个时代都有它能够包容与想要抵制的事物。学会适应这里的节奏,don’t judge,是换取更加和谐的社会关系的重要条件。


Halloween Parade - thrilled to climb onto the fingerpost, taken by @Megan


纽约竟然也是艺术之都,是我孤陋寡闻,不妨先入为主取个名——“西方小上海”()。此前关于纽约的艺术氛围了解甚少,直到看到有朋友参加了NYFF59,以及接二连三的朋友圈MoMA打卡才留心起来。住上海时,Power Station of Art是消磨时间的好地方,元旦跑到外滩晒太阳,然后巴士沿江坐到南浦大桥,在桥下的折叠咖啡拿一杯百利威拿铁,再走到电厂——引起极度舒适。电厂总是有些看不明白的展,张恩利的绳子、双年展 水体,米修与木心,到早期的新海诚之类——这个看得懂。我觉得艺术的魅力在于,相比理论扎实的数学与算法模型,它没有一条deterministic的进化路线。另一方面,除了看展获得的新鲜,看的也是看展的人儿,总是会撞见着装别具一格的靓仔靓女,甚至上海特色的优雅老太。你看到他们,就会脱口而出:真fashionable啊!电厂的大门就该为他们敞开,怎么能让我这种水货来白嫖空调呢?不计其数的艺术博物馆,加上同济浓厚的建筑学设计学氛围,上海抢占了艺术之都的标签。而在纽约,我并不认识鸽大纽大的建筑与设计学群体,MoMA里陈列的倒依旧是理解不了的新奇玩意,也没有了让人眼前一亮的靓仔靓女。除此以外,我也不了解在纽约的现当代史时间线上,艺术又扮演着怎样的一种角色……New York is everything。有人说,纽约充满了孤独感。就像一座New York Express,特别是寒冬将至,风推着人在路上飞速行走。不过,也许艺术是to feel New York另一个很好的切入。号称可以逛一周的MMOA,Broadway Theater里的Opera,还可以在这里留下更多的记忆。


A photo taken at MoMA

6th Ave - 越看越觉得,这个街角可以成为一个类似从西藏南路地铁站去电厂途中某种标志般的地点


学习时听Yumeji's Theme入了迷(可惜推送没法搬上来),索性重温了王家卫的《花样年华》,这首歌是电影里常常出现的BGM,伴随着张曼玉的步伐响起。王家卫我最喜欢的一部是《重庆森林》Chunking Express,其次便是《花样年华》In the Mood for Love。两部电影都极致地描绘了那种爱情的克制——这也是王家卫的特长。前者,第一个故事的结尾何志武守了一夜后离开酒店,第二个故事的结尾梁朝伟也没有和阿菲在加州相遇。后者的结尾,陈太太终究没有和周先生一起走。



不过对周先生而言,也许和陈太太一起在房间里躲着写武侠小说的日子,其实就是最好的时光,就是in the mood for love。


又不过对陈太太而言,其实,

(不是)


纽约的冬天来了,公寓开始供应暖气。枫叶红了,祝大家生活开心。


Bear Mountain State Park, Highlands, NY - Random forest



祝朋友们都能顺利上岸






敬请期待下期   从贰开始的纽约生活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VII - Tempe打工笔记 & 迎接2024

I - Newport打工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