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网上邻居 [增刊] - 失去时间感知的2024 & 完全平方年2025

图片
文字留给人想象的空间。 今年的年终回顾一定是以这张meme开场,大概在年中时就已经决定了。 Goofy的姿势和表情使这张图显得更加滑稽。 如果说2023年还充满刚从学生顺利过渡到美国打工仔时的兴奋 [ VII - Tempe打工笔记 & 迎接2024 ],2024年则立马被摁在地上摩擦,开始适应一套新的丛林法则:还没习惯的我发出和接受按摩时一样的嗷嗷直叫。尽管我有一百个不愿意迈向这个新阶段,怀念象牙塔里的校园时光是如此美好,但奔波儿灞遇上孙悟空,那还是得上,并且无处可退。Crying is not an emergency and won't make your ride stop. 《第二性》着实是一本庞大也难啃的著作。在“情妇”章节中冒出这样一段广为流传的话, 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又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每一种事物都在诱使她走容易走的道路;她不是被要求奋发向上,走自己的路,而是听说只要滑下去,就可以到达极乐的天堂。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 这句话的解读早已超出其原始语境的含义。当然,该语境里行文本身也带有某种不连贯的错觉,或许正因为如此,这段惊艳的文字才显得“不合群”地跳脱出来。 不管是否愿意承认,不同人的观测视角或许也存在差异,但开始混社会后,女性的被商品化与男性的竞争性这一社会运作规律,早已悄然张开獠牙,蚕食着刚从校园里走出来尚不谙世事的学生。而作为男性,不论是被波伏娃定义为“幸运”,还是自认为又要打逆风局被迫参与竞争的“不幸”,被生活揪着先狂扁小朋友一顿已是不可避免的现实。 这是一张老meme 我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大体上来源于资产与社会地位的积累过程。 作为不携带任何生产资料的初代移民,仿佛是刚从泉水出来的英雄,带着一个挂件和几组吃树就开始对线,飞鞋大炮会有的,但出现在夜叉魔龙枪推推的中期打团以后。在title上还没有senior、staff、principal、director等buff加持前,这个过渡阶段令人急不可耐。在去年的找工过程中,只恨不得把1yoe刻在脑门儿上,以能够把自己和new grad区分开来;积累了1.5yoe后,我又开始嫌弃每一个1yoe的岗位。尽管在mid lev...

网上邻居 I - 麻将,赌场

图片
文字留给人想象的空间。 如果要罗列那些至今都还影响我的儿时经历,麻将一定是其中之一,而且我并未产生任何动机与兴致去修正这一影响。 我很讨厌麻将。 麻将在我小时的印象里总是和“不学无术”的大人紧密联系在一起。逢年过节,亲友带着各家小孩聚会,午饭过后,大人们一旦在牌桌前坐下,那必然是奋战到天黑——幸好冬天天黑的早。整个客厅都被麻将洗牌和牌的声音填充,若是再遇上一二烟民,那更是少不了乌烟瘴气。剩下的孩童们若是能找到一台可以打游戏的台式电脑,那一个下午的时间都会被很快感到厌倦的游戏填充;若是“时运不济”,怕是连像窗户一样的电脑屏幕都没有,只能在嘈杂的声浪中无所事事,观摩地球如何自转。 麻将活动结束后,聊天的主题离不开每个人汇报自己的战果,赢家会受到众人的羡慕,当然, 还有必不可少的被嫉妒。其常常被要求请客吃饭,以弥补其他人亏损后的沮丧。输家的懊恼则更加直白,但这并不能扑灭下次继续的兴致。 起源于浙江宁波的现代麻将活动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尽管各地的麻将规则不一,但打麻将已然成为一种消除地域文化差异并高度统一民族战线的活动。而国内各类法规条例却把赌博与麻将区分开来,禁止了前者,通融了后者——即使于我看来并无二异。同样得到通融的还有彩票。 圣诞装饰 与之对应的,起源于意大利的赌场活动,则影响了整个西方及其殖民地的文化,自然也蔓延到新大陆的美国。 作为传统基督教国家,赌博似乎是一种违背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行为。但20世纪的百年历史也见证了拉斯维加斯 (Las Vegas) 和大西洋城 (Atlantic City) 这样的赌场城市的兴起,也意味着其行为在美国的逐步合法化与规范化——各州法律并无兴趣去剥夺非理性人放弃私人财产的权利,更何况法理上其也未对任何他人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回到今天,美国几乎所有的州都认可合法的赌场(除了Utah和Hawaii)。它甚至不再需要成为一种专门的场所存在,而是直接汇进各类酒店、度假场所,成为社交娱乐活动的一部分。在自由美利坚,“小赌怡情”的自由度被广泛接纳。 Frank Lloyd Wright Spire 即便如此,带着对麻将深深成见的我,和面对美国文化的culture shock,我还是不喜欢赌场,除非真的有性感荷官(不是。在去年年末前往Las Vegas的周末短途旅行中——为了告五人的演唱会——被Vegas的花花世界所深深震撼,酒店大厅里琳琅...

XVII - Tempe打工笔记 内卷与摸鱼哲学

图片
文字留给人想象的空间。 最近爱上了一张十分欠揍的表情,"I'm just a chill guy". 美式的穿搭,慵懒的眼神,散发出一种高于老美平均水平的松弛感。 7月初的某个时候,同事@Stella神秘地说: Sources told,D&A部门年底会有一波裁员。 作为在Circle K待了3年有余的“元老”,generally speaking,我倾向于相信她无中生有的sources。再联系到公司的种种近况,从更为保守的角度来说,相信这些sources更是利大于弊,更何况想跑路的想法年初就有。于是找来我的同事+忠实听众@Carlos,开始大声密谋我们的下半年计划,代号graduation project——并给他科普这个来自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梗——裁员不叫裁员,叫毕业——目标是在12月底能一同举行“毕业典礼”,一起从Circle K离职。日常问候也从 Did you work out yesterday? 演变为 How's your graduation progress? 8月与9月被YC激起的涟漪干扰了计划 [ XIV - Tempe打工笔记 从0到0.1的YC ] [ XV - Tempe打工笔记 秩序与新鲜感 ]。随着9月初组内唯一大腿@Tyler的离职,自己又回到按部就班的找工状态。经过一年下来对job market的观摩,8-9月实属来了一波小高潮——entry level的岗位数量发布陡然增加——于是迅速跟进,再配上运气的加持,最终上岸一家startup。 Watson Lake Park, Prescott, AZ 其实,新工作带来的薪资显著增长,或者工作内容的变化,又或者fully remote,其引起的兴奋感都极其有限,如23年年初那般立马飞往夏威夷的兴致更是完全没有,这一定是因为万恶的Arizona带来了过长的日照时间(不是。唯一的情绪反而是有一丝丝proud——关于自己实现了半年前某种其实并没有特别需要一个结果的目标。 在学生时代,不仅有peer pressure,也有很多固定的时间节点去帮助自己稳步推进各种项目,实现一个又一个计划。进入职场以后,我发现我很难再去在生活里做出这样一种规划——它当然要比完成一些小规模的目标,例如读完一本书,有着更大的体量——同时还伴随一个确定的时间线。更重要的是没...

XVI - Tempe打工笔记 意义感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图片
文字留给人想象的空间。 最近的推送仿佛在拼一篇PhD dissertation一般,把今年以来在思考的宏观问题拆解为一个个小问题,再一个月一个月的抛出来。 失去了出门闲逛的逸致,对探索新的美食其实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似乎除了出门运动或者户外,剩下的时间都被做事情填满,当然也包括最近在积极地寻找新的工作。 Master求学找工时我们总说BQ(behavioral questions)是面试中的重要一环,需要用心准备。如果面对的是Amazon这样的公司,它自产自销的Leadership Principle更是举足轻重。BQ大概是关于一个人综合工作能力的考察、和对公司价值观的认可——如果有的话,例如面对压力的处理能力、面对矛盾的积极态度、自己有何长处和短处以及如何去弥补。对于更senior的岗位当然还要包括团队拉扯技巧。 如果说刚读Master时对这类考察方式尚还感到陌生,需要精心设计一个尽量完美的故事去应对,但真正在美国职场浸淫一段时间后,再面对这种话题时胡说八道的能力已是信手拈来——我也不知道我说的是不是真的,又或者有多真;我说的是不是我想的,是不是我经历的根本不重要——但反正我的回答摆明了我就是个职场一级牛马,什么矛盾我都不会take it personally,什么同事我都能处并且高效合作,什么压力赶due根本就是家常便饭,公司的目标就是我努力的方向,我一切一切self development都是为了公司和team的繁荣昌盛。而一旦入职便原形毕露,把腿翘在老板的桌上比头还高,抿着刚泡的茶,有本事你就开了我。(不是 当然,以上仅限于一个构想,其实还是有不少BQ问题尚未能做到满嘴跑火车。例如,如何面对被分配的脏活累活还能保持motivated。因为它真的会触及到自己还在思考、并且未能包装出一套说辞的想法——毕竟总不能心直口快地来一句:没意义的活都丢给我的话,那我当然是要跑路咯。 Alibi rooftop bar​, with Carlos 而这里隐藏的假设是,我们需要一份带来意义感的工作,这也是一个deal breaker。 于是,“意义”这个词又一次引起了我的注意。 而好巧不巧,最近几位初入职场的朋友都或多或少触及到了这样的一层屏障——追问生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似乎都在质疑,日复一日的上班节奏,程式化的OOTD,思维模式甚至性格发展都不断受到职场的规训,这...

XV - Tempe打工笔记 秩序与新鲜感

图片
  文字留给人想象的空间。 我愈发确信,在打工生活开启的那一刻起,关于建立生活的秩序感其实就应该成为一个相当核心的生活命题。只是直到打工了一年半后,我才逐步通过观察与抽象事物的本质得出了这样一结论,不过也不算太晚:我总喜欢用“这个点刚刚好”的思维来安慰自己。   诚然,工作本身也意味着某种形式的秩序——一周五天的黄金时间被占据,并用于持续地产出与专业技能的积累。如果从事的是一份需要超额时间投入的工作,它更容易成为生活的锚点——关于时间分配的锚点、关于注意力的锚点、技能发展的锚点。持续的忙碌带来了表面上的充实感,工作俨然成为了生活的重心。 但这种程式化的学习、成长和生活模式并不完全是我想定义的【秩序】,我想说,它应该是一种高于工作所带来的生命力与意义感的概念。它关乎在人生尺度上构建一种信念,以及这种high level的信念在微观层面的表现——这种信念是如何支配我们生活的细节的。 更为细致的区别在于,本科或者更年轻的学生也很容易建立自己的人生信念和理想,但在具体地实现这种理想上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这种级别的秩序并不容易延续到走出教学楼以后的人生阶段——当人生被赋予更广阔的自由度时。而从PhD或者打工阶段开始,甚至是自由度更高的生意人、自由职业者,当我们真正走上这条追梦的艰险之路时,反倒容易如同冲入湖海的溪流,在遭遇巨大阻力后逐渐失去当初的锐气。这也是为什么秩序在下一个人生阶段显得格外重要。 然而现实是,在工作之外,秩序的构建似乎成了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话题——如果打工就已经消耗足够多的能量了,鲜有人有余力去厘清剩余的时间。更何况一份高度重复且低复杂度的工作,再调配上容易上瘾的周期性薪水,反而降低了生活里的信念感。如若没有秩序引导带来更丰富的外部输入,在这样一种封闭系统中,熵会自发地升高,也意味着混乱程度的增加:在我有限的观察中,已经隐约察觉到周围这种趋势的存在。 某一天在推上刷到的一张meme里如是描述, 便是对这种观察的绝佳印证。 也是不知从何时起,突然非常喜欢在ins story里分享各种关于Life sucks的meme,而一旦某个吐槽收获了非同一般的反馈,那大概就是戳中了身边圈子里人的心坎——这成为了一种十分有趣的社会观察实验——像极了在阿瓦隆桌游中,自己先吵着要上车再投反对票诈大家的票型(不是。 话又说回来,至少对我来说,作为一个框架感很强的...

XIV - Tempe打工笔记 从0到0.1的YC

图片
文字留给人想象的空间。 @曾加是我从本科起就开始粉的知乎大V。其画像大概可以总结为,年长我7岁的前上中数竞选手,清华本硕+互联网大厂打工人。其很早就因在知乎上关于数学话题的高质量回答而圈粉无数,同时也会以一种非常缜密的逻辑思维回答其他问题,而这种近乎数学公理级别的抽象和我的思维模式如出一辙——我也热衷于从事物中抽象出本质规律 [ 纽约生活 终章 ]。 印象里在大三或者大四那会看到过他的一个回答印象非常深刻,以至于五年后的今天仍能很快翻到。问题是:人是怎么废掉的? 他 总结 的十分精辟: 沉溺于「轻易获得高成就感」的事情 只接收「低信息密度」的信息源 习惯用「错位成就感」麻痹自己 过度依赖「既有可行路径」 封闭「强化学习」的通道 颇具他本人风格的方括号让这些文字更加简洁有力。 彼时还是本科生的我并未觉得自己有多么对号入座,只是今天回想起来恍惚有种被戳中的感觉:这很容易解释,本科生时的自己更容易关注在学习相关的话题上,given by高度确定的目的和时间线,自然更不容易“废掉”;而对于打工人来说,一个令人感到舒适的生活下限和看似取之不尽的时间自然更容易让人掉入这些陷阱,伴随推荐系统的进步与小红书在留学圈的粘性,以至于总是需要自己下意识地去抵抗这种跌落 [ XI - Tempe打工笔记 再见纽约 ]。 8月伊始,我又陷入这种寻找抵抗“废掉”的方法中,这次是聚焦于如何回避低密度的信息,同时提升用于强化学习的专注度。选择了两个超出预期好的方法,一是保持办公桌的干净整洁,因为有助于提高专注力,减少使人分心的事物。二是立刻开始行动,用5分钟的预期投入来“欺骗”自己进入状态,便能避免在不重要的事情上拖延过多时间。 如果告诉本科时的我,未来打工的自己需要花费相当的气力去维持秩序,彼时的我一定不会相信,并嘲笑未来的自己不太行:但显然结论是我高估了自己建立秩序的能力。 A Mountain 6月的时候和朋友聊加入他创业项目的事时,他开玩笑道: 咱们的合作伙伴可是你曾经最讨厌的@L的同事及校友,怎么办? 听到@L的名字有些诧异,毕竟要不是朋友提起,我早就把这个名字抛到了九霄云外。@L是我Master项目的同学,用我两年前的话术就是,这个人听他讲了几句话就再也不想跟他有任何接触。极其强大的ego和无迹可寻的情商,让我觉得几乎无法和此人相处。当然,我身边很多同学都这么认为。 尽管我并不认可同事...

XIII - Tempe打工笔记 26岁,继续在变化中游走

图片
文字留给人想象的空间。 7月中的某个周末和@慧兰连麦尬聊,本来只是想照例update一下朋友们的近况,半开着“你这OPT都要开始了总不能再躺了”的玩笑,却突然得知她回国的决定——虽然早就预料到她的毕业出路多半还是只能回国发展,但还是觉得这个消息来的挺突然——也不过是几天前才有的idea,机票就已经定了下个周二,“反正在哪躺不是躺,不如回家到个便宜的地方趟。也省去了在纽约续租的麻烦。” 恰如两年前的7月,我的室友@航爹(一个来自遥远高中时代的nick name)也是这般 [ 纽约生活XI ],无意建立当地新的社交圈子,到过最远的地方是纽约的法拉盛,按部就班完成短暂的master学业后,把账户里的最后一笔美金打给我,停掉Visible的手机号,坐上返程的飞机,和美国作别。留下和在美国的我之间的一滩太平洋 [ VI - 回国记录 ]。 而对@慧兰的画像也可以浓缩为:最大的理想就是能够每天在屋子里睡觉,最好窗外能飘一点江南风格的淅淅沥沥的小雨。对她来说,所有的仪式感、社交与内卷都是无意义的东西。 周一晚上,在JFK候机的@慧兰十分沮丧地狡辩着为什么那张从Puerto Rico带回来的明信片直到临走前最后一天也没能送进USPS的邮筒,而是在收拾行李时不小心转头送进了垃圾桶。睡过头的午觉留给她太有限的时间,最后只能在Amazon上下单一些不错的礼物寄到我的地址。早就经过无数个半衰期的期待值在这一刻如释重负地归零,过往的一切五味杂陈被清空,反而可以轻快地说着没有关系、以后欢迎来武汉发展我有一些教师行业的connection的话。 Milky Way, Monument Valley 两位朋友的回国,并未对我的生活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改变。他们离开美国后,我依然是我,专注于自己的事情,身边有紧密联系的朋友圈。然而,总觉得他们的离开在我的生活轨迹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标志着生活中一次显著的变迁。@慧兰与纽约的作别,也是我与纽约连接的进一步淡化。 而对应之下,缓慢的变迁则是发生在日常中的,例如某些习惯的养成、朋友圈的拉进与远离。 回顾过去两年的旅行,大多都只选择和一个朋友结伴,夏威夷、加州一号公路、芝加哥、西雅图,再到SD、LA,除了最近的纽约。我喜欢和一些具备高度相似思维模式与审美取向的人相处,便能畅所欲言地交流一些抽象又不着边际的趣事,或者偏文艺向的文学或者电影,还有与社会关系的...

XII - Tempe打工笔记 最优化的反思

图片
文字留给人想象的空间。 5月末终于把期刊论文提交,接连的高强度pair coding终于画上句号,长舒一口气,继而陷入一种巨大的虚无感之中——开始质疑做这件事情的意义与价值。 加入朋友的PhD research是22年年底开始构想的事情,大概从23年3月开始研读paper,topic是AI Safety和Object Detection Robustness。起初是抱着一种学习Deep Learning的态度,给自己的本职工作——传统data science补充一些技能集,以希求带来一些职业发展上的新方向。另一方面,自己并不具备独立深入学习一个课题的能力,于是只能寄托于他人的project产出自身的执行力。 但未曾设想到,过去的一年多见证了LLM与Gen AI的崛起。尽管ChatGPT类的LLM还只是一个知识储备丰富、无限耐心但只有金鱼般的记忆还伴随着幻觉(Hallucination)现象的对话机器,但万恶的人类已经开始研究如何将这个孩童般智力的AI扔进一个井然有序的框架中,以稳定地展现出符合商业场景的能力,进而带来一定的价值——例如代替说话的人类,便能降低生产成本。 眼瞧着招聘市场上如雨后春笋般浮现的LLM应用相关的岗位,自己在Computer Vision方向积累的技能集似乎一无是处。更何况短期内parttime积累的有限成果也并不能带来质的变化。而一顿intense的输出后,引发的疲惫便进一步带来了对它的质疑——质疑自己是否走在一条最优的路线上。 West Fork Trail Oak Creek Canyon 尽管我认可局部最优、或者单目标最优并不能带来全局/多目标的最优的定论,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就已根植于这种最优化的框架里,对最优路径有一种执着,以及满足于达到全局最优解后带来的小确幸。这种执着小到信用卡、grocery商品性价比的分配,到交通出行的路线选择,大到对做一个project的方法挑选、对当下所做事情的时间线规划、甚至对人生路径的抉择。也对应着自己仍旧想对生活充满掌控感,不管人生的意义与目标被放在何处,都希望自己以一种最高效的方式朝着那儿前进,而惩罚走的弯路,无意识的布朗运动更是不敢奢望。 虽然嘴上说着梦想有一天也能和朋友一起坐在森林里的大house前烤着S'more,身边是漫山的雪,还有一群鹿在围绕着大house跑圈。可若这真的成为了我的梦...

XI - Tempe打工笔记 再见纽约

图片
文字留给人想象的空间。 我的5月能有多忙呢?前往纽约前的那个周四,下班回家小睡一会,醒来依旧困倦,无心下楼健身,做了会科研项目——side project,尚未到日常的晚饭时刻。想跟朋友update一下他的side project,等他开完会到7:40上线,一个meeting就聊到9点。尽管朋友还在意犹未尽地畅想“夜店双雄”的未来,我却不得不drop,因为彼时还约了和另一个朋友的BQ mock interview,回忆白天上班摸鱼时学习的一些Amazon LP,快速消化并产出:希望别荒废这样的机会。最后在10点,开始和欧洲的朋友开科研例会——截稿的5月又逢上月中9天的OOO (Out of Office),于是只能在5月初赶赶进度。随意拼凑了点酸奶燕麦配上水果坚果——例行的健康餐作为晚饭——一边吃一边讨论。 繁忙的一大原因,除了空降的5月底一本期刊增刊的截稿,还有早就安排好的9天纽约与LA的旅行——和@33 还有从法国来美的@圆 同游。为了最大化利用休假时间和与美东的3小时时差——当然还有省钱——竟然还选择了overnight的航班,于是领略到夜晚小孩啼哭的可怕,此刻的AirPods Max毫无还手之力,那会真想冲出去把小孩的监护人胖揍一顿,指着ta的鼻子大吼:You do not derserve to be a parent!!! 零抚养小孩经验的我神气地站在道德制高点。 White Tank Mountain Regional Park, Saguaro Flower 追溯到22年的spring break,彼时开始抱着一股子新鲜劲践行所谓留学生的生活节奏——study hard, play hard [ 从陆开始的纽约生活 ]。经历完留学生时代、毕业、又工作一年有余,2年后的这个时候又巧合般回到原点。我总是诧异工作以后很容易收到“上班了还有啥忙的”的疑惑,但我真的很想在内心diss回去: 谢帝 谢帝 我要迪士尼 (不是)。diss回去:真的很忙,有很多想做的事情。以至于跳槽都已经被排到了“性价比”的末端。 而好巧不巧,也就是最近偶然打开了@结好学姐的公众号,最近一篇更新于 2024新年时的推送 [ 在场 ]  恰好倒映出我现在的生活状态——即便隔了一个太平洋的物理距离和2年的工龄差距,我们都在相近的时刻遇到了相似的困境。也许半年前的我还会在...

X - Tempe打工笔记 从LinkedIn小作文到脱不下的长衫

图片
文字留给人想象的空间。 恰如简中互联网里那些风格鲜明的社交平台一般:微博、豆瓣、知乎、小红书,LinkedIn也是一个别具风格的英文职场社交平台,美国用户自然是其大本营。而“LinkedIn小作文”是一个近年诞生于一亩三分地论坛的热词,用于形容在LinkedIn这个平台上颇有文风的posts。在这样的post里,人刚刚经历了职业上的重大转折,情绪跌宕起伏但最终保持积极乐观并砥砺前行——相比之下一段简明的信息通告,例如入职、招聘、学术动态,似乎更符合国人对职场社交的认知:这种反差便引起了论坛里做题家们的激烈反应。 早在2021年年底,鸽大DS项目里的一位同学就在LinkedIn上发过这种风格的post,在那篇post中,她描述了一段曲折的经历:在面试完Meta的DS Intern virtual onsite几天后,她收到了offer email。但一分钟后,recruiter来电说不好意思,错发给同名同姓的人了。又过了十分钟,一封拒信赫然出现在邮箱。她很失望但自我打气后决定再接再厉。 这条post精准戳中了LinkedIn用户的心坎,其影响力大大超出她的预期,最后收获了10k+的点赞、数不清的评论在给她打气、和一些recruiters的主动reachout。彼时的我初来美国,还在被职场英语交流所困扰。那会并没有ChatGPT这类可以用做语言润色的工具,Meta只是一个刚刚公众化的名字,没有2022年中开始的大规模裁员,甚至并没有“LinkedIn小作文”这种说法,尚且没有模板化的发言。看到LinkedIn上这般仗势,我只能露出李安一般的“我看不懂,但我大为震撼”的苦笑。 大概从2022年年中的科技行业大裁员起,“LinkedIn小作文”的模板化逐渐显现,并屡见不鲜。通常源自被裁员,但自己是一个生活多么艰辛但上进的人,上有老、下有小,亦或是移民身份岌岌可危,结尾一定是乐观向前,顺带一句寻求帮助。如果发布者是女性、或是其他minority,并能展现出一种vulnerable的气场更佳。那这样的post一定会在美国社会文化影响下的职场社交平台掀起一片波澜:美国人的同情心被放到最大。 2023年年底,同样是一位Amazon的国女SDE被裁员后发布了“I Got Laid Off and I Wrote a Song 🎵 ”的post,那是literally以裁员为主题的歌...

IX - Tempe打工记录和精神LA人

图片
文字留给人想象的空间。 决定以后给推送标题起一些不一样的名字。 精神LA人  Airbnb, Pasadena, CA 从[ I - Newport打工笔记 ] 起,我大概是越过了一道门槛,会更加靠近纵向探索在自己所选择的路上取得的进步——被取而代之的是横向的攀比。但很快就发现这种纵向对比的缺陷所在——缺少一种足够精确的benchmark来衡量自己的进步跨度与速度——我的生活依旧需要且依赖一种框架。 在学生时代,横向比较处处都是,那benchmark可以简单地锚定在同侪可见的水平上,或者可以被分数与百分位数所量化。在打工时代,如果换到独立的探索,在技术、或者职业发展层面,甚至是任何一种想培养的技能层面,确定一个benchmark与适合自己的进步速度并不容易。 诚然,作为生长在中式批评教育里的国人,在意识到脱离这样一种文化的必要以后,开始推崇美式教育里的鼓励文化,我们逐渐认识到鼓励与正反馈对于一个人持之以恒努力的激励效应。可进一步思考,一昧的鼓励与自我打气并不是万金油,如果只是满足于每一个时段取得一些微小的积累,它并不能助力我们在一个检验的节点拿出令人满意的成果。 [ IV - Tempe打工笔记 ]提到过五年职业发展规划,其的确是一个更明晰的milestone,但站在当下的时间点,依赖于5 yoe 岗位的Job Description所制定的目标具有一定的时间上的局限性。换而言之,如果把掌握五年规划里的技能的自己放在五年后的今天,仍然还是一个不够格的职场人士。因为社会在发展,技术在迭代。同样教育年限的毕业生一届比一届拥有更精湛的专业技能。五年职业规划需要每一年的更新。 知乎大V@曾加 描绘过他对职业发展的理解,定性地给出“留有余地地努力”是一条对他来说更优的路线。在过去的三个月里,一段时间的高强度内卷与一段时间的松懈,我也赞成“留有余地”对我的必要。同时,我也希望能成为厚积薄发的长期主义者。 最后,我思考的结果是:职业成长的速度应该保持在,能够达到下一份经验对等的工作所期待的标准。或者再加入一个外部因素,在胜任这份工作以前,如果需要拿到这样一份工作的offer,我的能力能够助力我拿到这份offer:这给出了一个更完备的lower bound​,便不会因为躺平或者低速成长而被​淘汰。​ Catalina Island, CA 3月中趁着刚上线一个项目后的re...

VIII - Tempe打工笔记

图片
文字留给人想象的空间。 早在[ 纽约生活XIV ]中便描绘了对未来的某种预期——会遇到更多的大起大落。如果说抽签抽中工作签证算某种相对而言较大的起,那么manager变得越来越难处,便算得上是较大的落。 当manager对组内外都展现出了极强的攻击性与控制欲,每天工作的好心情从早上的stand up meeting开始被毁掉,组内自然弥散开一种微妙的跳槽默契——跳槽作为一种最被动也是最终解决手段很容易被想起。可即便是有着跳槽的动机,从产生动机到最后离职依旧会跨越相当长一段时间——大体上同事都没有摆脱移民身份和财务的双重束缚——更何况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跳槽的执行力与机运。于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依旧需要和难以共处的人共事。以及,其实人并不能保证下一份工作就不会遇到难以共处的manager。 想起回国时见一位已经在咨询行业工作2年有余的朋友,她开玩笑道:工作以来最大的进步就是极大提升了容忍傻逼的能力。想象方从光华毕业的精英面对50岁教育有限的老板客户,还要承接老板们享受使唤年轻高材生的快感:听着就让人头大。虽说我并不在任何咨询类公司,面对的也是内部客户,可是去学习同年龄更大认知能力却有限的老板们打交道,也是我的职业生涯里下一个重要课题。 晚霞,Dobbins Lookout, South Mountain, Phoenix 中国的职场环境几乎永远是中国人自己的游戏,文化与语言的相通带来了思维与行为模式的更为相似。来到美国的职场,又聚焦于科技类的岗位,劳工移民要面对的一大冲突即是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的差异:谁让美国科技类岗位总是被中国和印度移民占据。 不知何时起便能在一亩三分地上看到对印度文化的吐槽,坛友们表现出对印度文化整体善于“夸夸其谈”的能力的不屑。其背后的逻辑则是中国人文化里的诚实、谦逊、言行一致,脸皮薄害怕被评判。于是这成了职场文化冲突的一个典例。善于夸大其词的印度人更能在职场里展现自己的能力,无论是面试求职,还是群体性的会议,一个能面不改色心不跳推销自己的人,当然会更收到更多的关注与重用。在一个人种更加diversified的美国职场,谦逊的中国文化居然成了一大劣势。 更不用说常被讨论的“印度人在职场十分团结,面试同种族人会偏向放水”。我无法从统计意义上验证这类结论的真实性。但最近在地里的一个帖子引起广泛讨论——中国面试官劝大家面试不要作弊——我想到我完全中招—...